冬至节气的物候有哪些种类?

离火2025-07-08 15:0336 阅读16 赞

1、二十节气物候特征

一候:雷始收声,不再打雷。二候:蛰虫坯户,蛰虫开始准备过冬的巢穴。三候:水始涸,水域开始干涸。寒露: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大举南迁。二候:雀人大水为蛤,雀鸟不见,海边出现很多蛤蜊。三候:菊有黄华,菊花普遍开放。霜降: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将捕获的猎物陈列后再食用。二候:草木黄落,树叶枯黄掉落。三候:蜇虫咸俯,蜇虫进入冬眠

二十节气物候特征

2、冬至有哪些物候现象?有什么特点?

冬至的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以上内容参考:百...

冬至有哪些物候现象?有什么特点?

3、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一候蚯蚓结,阳气初长但阴气盛,蚯蚓蜷缩;二候麋角解,麋角朝后为阴,冬至阳气生,麋感阴气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阳气初生,山中泉水暗暗流动。农事活动: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农田基建、积肥造肥的好时机。江南要做好农田管理、清沟排水等;南部沿海春种地区需做好水稻秧苗防寒。人文内涵:起源久远...

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冬至的由来简介 物候特征是什么?

冬至的物候特征是什么冬至第一候:蚯蚓结此时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冬至第二候:糜角解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冬至第三候:水泉动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

冬至是什么节日啊?

冬至的物候现象: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2020年冬至日期是...

2021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的物候现象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的物候现象 冬至的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人们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意思是天气寒冷,土里的蚯蚓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这个季节,麋鹿感受到阴气已经开始有渐渐消退的迹象,便把鹿角舒展开来;“...

大雪节气是冬至吗?大雪和冬至之间有什么区别?

物候区别: 冬至: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大雪: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寓意区别: 冬至: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大雪: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

24节气的物候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

冬至数九歌中所含的物候知识

数九歌中所含的物候知识: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

冬至有哪些习俗

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