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春节的风俗

离火2025-07-07 21:317 阅读9 赞

一、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

在三明福建,春节的习俗纷呈,别具一格:一、大田板凳龙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田县热闹非凡地迎舞板凳龙(又称板灯龙)。这项活动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构成,采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连接,板凳龙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草洋板凳龙草洋板凳龙,又称梅竹灯,源自汉代,是一种汉族舞龙舞艺术。相传很久以前

二、大田板凳龙的来历

大田板凳龙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是由玉田村范家祖先为延续故乡高平郡的龙文化而兴起的舞板凳龙习俗。后来这一习俗逐渐在大田县传播开来,成为了当地春节期间的保留活动,并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田板凳龙的制作工艺精湛,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与扎、制、编、糊等工艺于一体。

大田板凳龙的来历

三、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

福建三明有以下特色春节习俗:一、大田板凳龙 大田县板凳龙(又称板灯龙)于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五].在乡村或街巷迎舞,俗称迎龙,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均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而后连缀而成。大田板凳龙——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草洋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这一种汉...

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

四、大田春节·元宵作文1500

中国各地都有舞龙习俗,大田板灯龙也是舞龙的一种,却别具一格。板灯龙也称板凳龙,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大田范氏族谱记载,它起源于唐末,是大田均溪镇玉田村的肇基者思念家乡的产物。今天,人们用它来表达节日的喜庆,也含有“求龙子”之意。而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板灯龙起源于汉代...

大田春节·元宵作文1500

福建大田茶文化风俗从南宋隆兴二年开始

大田的茶文化习俗丰富多样,如大碗茶里加入糖块和糕点,成为待客的佳品。春节时,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会喝糖茶;访客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泡茶;新郎新娘的仪式中,茶是重要的环节,表示认灶和接纳。茶叶蛋、鲜茶叶炒猪肺和茶叶蒸虾等美食,都体现了茶在大田的美食化历程。茶在大田人眼中,不仅是饮品...

福建三明大田有什么好玩之处

2、大田板灯龙:这是源自清代的一种浙江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并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主要流行于浙江临海的大田平原地区。大田板龙的制作材料包括木板、竹片和各种花纸。龙身由数段组成,每段上都贴有展现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等元素的民间剪纸,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龙灯舞动,穿梭于...

韩国大田乐天百货店春节放假嘛?

1. 韩国大田乐天百货店在春节期间放假。2. 韩国人也庆祝春节,并且会举行庄重的祭祖活动。3. 春节大年三十,家庭成员通常会聚在一起参与祭祖。4. 因此,在韩国,大年三十这一天普遍休息,不会对外开放营业。5. 中国人过春节注重节日氛围,而韩国人更注重庆祝仪式。

三明过节的习俗

大田县还有“廿四扫尘,廿五宰猪,廿六赶墟,廿七讨钱,廿八舂果,廿九过年”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三明地方年前的民间习俗。 除夕� 即腊月三十晚上的“过年”。大田的武陵、早兴有提前一天“过年”的风俗。凡外出男女,除夕夜都要回家团聚。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门前贴春联,厅堂挂年画,厨房、谷仓、猪栏分别贴上“...

板凳龙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板凳龙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而大田的板凳龙的习俗据闻由八姓入闽时期中原的先民所带来,如今,大田板凳龙已成为远近闻名传统习俗。历史演变这一种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

福建都有哪些元宵活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三明市的元宵节活动 龙舞(大田板灯龙):每年元宵节在乡村或街巷迎舞,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寓意深远、韵味无穷。3. 福州市的元宵节活动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福州市马尾区与海峡彼岸的马祖列岛两岸人民自古便有春节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风俗,传承着两岸人民的深厚感情。4. 龙岩市...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