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非物质文化遗产
1、彝族葫芦笙舞的介绍
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说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传承而来,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彝族葫芦笙舞简介
至今,曼村花倮妇女的头饰和服饰中仍保留着“羽冠”和“羽衣”的元素,显示了葫芦笙舞的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葫芦笙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保护,通过表演、教学等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
3、西畴的文化艺术
2010年,西畴县委政府与文山新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拍摄了西畴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倮·恋》。彩色故事片《倮·恋》讲述了西畴县曼龙花倮人保护和传承被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倮人葫芦笙舞的故事,影片在国内外上映后,获得下列荣誉: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影片;被评为国家电影精品项...
第二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州16个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壮族刺绣技艺”(文山州),这一传统技艺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苗族蜡染技艺”(文山县),蜡染技艺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棒棒灯”和“彝族弦子舞...
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化政府保护责任,并在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监督管理境外组织和个人进行“非遗”调查等方面做了明晰的规范。除此之外,《条例》规定,实施旅游业收入反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一起来看看你的家乡都...
壮族农历二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这就是西畴县汤谷村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据专家考证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滇桂壮族聚居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至少有数千年历史,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重要民俗传统文化现象,汤谷村的“女子太阳山祭祀”,2014年11月11日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
马街、鼠街、鸡街、猴街...云南的12生肖街,你去过几个?
蛇村的特色民族风气很浓重, 打歌是这个村子特有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且打歌中的特色服饰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还有 当地的特产松露、松子、核桃很有名,每年都会销往外地。马街对于昆明人来说,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一条街了。 除了昆明,罗平、陆良、元阳、文山、楚雄也有马街。马街是以12生肖之中的...
内涵丰富的壮族布洛陀文化
传说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始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生日,历史上壮族群众从这一天开始到农历三月初九,都会自发前往壮族圣山--广西田阳县敢壮山祭奉始祖布洛陀,并形成广西最为古老、盛大的歌圩。2006年6月,把布洛陀文化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史料记载,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
梧州特产什么最出名
田七又名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3、龟苓膏 梧州龟苓膏是广西梧州的特产之一,2007年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也是广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龟苓膏有着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