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正月初二初四风俗有哪些?
1、莆田春节的十大风俗
莆田春节的十大风俗包括围炉做岁、白额春联、正月初二不走亲、做大岁、吃平安面、闹春、挑担盘、摆棕轿、赤脚蹈火和妈祖出游。围炉做岁:莆田人在大年三十会围炉吃丰盛的年夜饭,这被称为“做岁”。白额春联:莆田春联的独特之处在于上方会留有一抹白额,这是为了缅怀先人并鞭策后人。正月初二不走亲:大年初二,莆田人有不走亲、不访友
2、为什么莆田市过两次大年
除夕夜,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莆田人会准备年货,贴上传统的白额春联。除夕晚上,全家人会围炉吃团圆饭,共度佳节。正月初一,莆田人称之为“初一早”。这一天,人们会踏青、游春、访友,或者参加各类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二,莆田人一般只参加户外活动。如果在初一就在亲戚家过夜,情况则有所不...
3、莆田民间传统节日
莆田某些地方有一个特别的元宵节习俗,叫做“耙鼎”。当迎神队伍经过家门口时,人们会端出煮饭的铁锅,倒置在地上,用锄头将锅灰耙掉,发出“几查、几查”的声音,旨在驱邪和纳福。这个习俗源自元末明初,一对年轻夫妇没有钱购买鞭炮欢迎迎神队伍,便用耙锅的声音代替鞭炮声。后来他们的家业兴旺,人...
4、莆田初二不串门的习俗是为什么?
1. 莆田初二不串门的习俗源于明末清初倭寇横行的历史。当时,倭寇入侵导致许多民众丧生,人们忙于处理丧事,无暇互相访问。2. 当时,倭寇从灵川登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村民们被迫上山避难。倭寇退去后,人们回来收敛亲人尸体,这种悲伤的氛围使得过年期间初二女儿回家成为了一种丧葬的象征。3. 因此,莆田地区...
5、莆田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会举行“祭灶”仪式,也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会烧一纸线,寓意送灶公上天向玉皇大帝祈求赐福,希望来年能丰衣足食。做大岁:大年三十晚上被称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则是“做大岁”,这是莆田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正月初二被视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因此人们...
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6. 做大岁:莆田有一个特殊的过年风俗,称为“做大岁”,是为了纪念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倭寇侵犯莆田的历史。当年,莆田城被倭寇攻陷,百姓遭受惨重损失。次年正月廿五日,倭寇退去,百姓得以返回家园。因年节已过,人们于二月初二互相探望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此后,莆田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
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莆田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扫巡辞旧迎春: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莆田城乡人民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次大扫除,即扫巡。目的是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这是莆田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探亡日:正月初二被定为探亡日。每年的这一天,莆田人民互不登门,以此表示对历史上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
正月春节习俗完整版科普,超详细!
正月初二: 迎婿日:嫁出门的闺女会带着女婿回到娘家,礼物通常是成双成对的。 莆田习俗:在莆田地区,一般不互相串门,不走亲访友。正月初三: 祭祀祖神:盛行祭祀祖神的习俗,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新年的祈福。 贴赤口:南方地区有贴“赤口”的习俗,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正月初四: 迎...
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莆田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扫巡辞旧迎春:内容: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莆田城乡人民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次大扫除,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意义:这是莆田群众的传统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新年平安吉祥。探亡日:时间:正月初二。习俗:这一天莆田人民互不登门,以此表示对历史上倭寇侵害中...
莆田正月初四过大年的由来
一、"做大岁"节俗的由来 "做大岁"是莆田人民为了纪念倭寇之乱的历史,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民间约定,正月初二为探亡日,人们不上门走亲;正年初四(仙游地区为正月初五)为"大年夜"。家家户户围炉团圆,庆祝"做大岁",初五则依照年初一的习俗,早餐食用线面,再次庆祝新年。二、莆田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