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转火塔转几圈合适?

离火2025-07-03 23:2636 阅读23 赞

一、陕北火塔塔的来历

一、红红火火过大年,欢欢喜喜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幕降临,子洲县城区主街道燃起数座大型火塔塔,群众不约而同围着火塔塔转上三圈,寓意转去烦恼、转来幸福、转来快乐。二、元宵节火塔塔是陕北地区流行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以“桐清火”为题材的民俗活动,延续了远古以“火”驱傩逐瘟的传统,象征着子洲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祈愿,日子红红火火,生活幸福美满。三

二、开ID.4X看陕北秧歌,体验超燃民俗文化

在农村,秧歌是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每到正月里,大队就会组织年轻人成立秧歌队进行训练。正月里,秧歌队会走村串户,转院拜年,还拜牲口圈、庙等等。正月十五日,秧歌队还会“绕火塔”、“转九曲”。在村里,小孩子们羡慕着秧歌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表演着伞头、打腰鼓、扇扇子等等。在城市,过...

开ID.4X看陕北秧歌,体验超燃民俗文化

三、昔阳春节有什么特有的习俗

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社火:在山西城乡有一民俗,农历春节不过正月十五,这年就不算过完。而每年的元宵社火,又...

四、陕北秧歌的来源说法

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

五、平定的春节习俗

这种塔火,一炉火要装一百五十到二百斤炭块。而且每天装一次。装好点燃后,燃烧的火苗就从这无数个圆孔里喷出来。。塔火的顶部,随着十二生肖的年份推移,用黄泥做成兔、猴、虎、马等生肖的造型。也有的用生铁铸成狮子、老虎、宝塔、元宝等造型。塔火的点燃,一般在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四、十五、...

平定的春节习俗

正月十五的习俗 急啊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

放烟花怎么发朋友圈

随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展、闹红火、放烟火同步举行,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间点燃。这种塔火,反映了老百姓精神寄托,盼望来年收成好,财源旺盛、家庭人丁兴旺,图个吉祥。小烟花类:分为喷射类、手持类、长空类、旋转类四个系列,喷射类直立地面,点燃后从筒口喷射2-5米高的花色,有金龙腾飞、...

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

陕北印象

人们上地、或牧羊时,捎带着就栽植十几颗枣树,家家都有十几亩枣园。 陕北过年最有年味。几乎家家都搭有“火塔塔”,除夕点燃,彻夜燃烧,孩子们也都围着“火塔塔”嬉戏玩耍。街上各家商号都要搭起丈余高的大火塔,人们围着火塔扭秧歌。 陕北人 闹秧歌 ,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过后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压了...

忻州正月十五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二)2月24日(正月十五)19时30分开始至焰火燃放结束,对方特大道(金河路至雄关大道段)、柔远路(方特大道至花雨路段)、花雨路(雄关大道至金河路段)、机场南路(花雨路至方特大道段)进行交通管制。2024年忻州市社火表演的时间安排如下:9:30:十四县(市、区)表演团队集合,集合地点:土稍门。9:30~10:00:十四县...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