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写法分析

离火2025-07-06 08:160 阅读13 赞

1、故都的秋句子赏析

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3、“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有排比的语势连贯性,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4、“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故都的秋句子赏析

2、从内容、语言、主题、写法几个方面对《故都的秋》进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用理性的、分析的方法概括出“课文鉴赏说明”提及的五种景况,不过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概括。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来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少而精。可见写景贵在精选,以一当...

从内容、语言、主题、写法几个方面对《故都的秋》进行教材分析?

3、《故都的秋》为什么写法上要用反衬?

《故都的秋》这种写法是反衬,用自己对南国的秋态度来反衬对故都的秋的态度。突出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同时也引出下文对故都的秋的特点的描写。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

《故都的秋》为什么写法上要用反衬?

《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的特点? 作者写了故都的秋的哪几副图画? 作者...

《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写了故都的秋的以下几副图画: 清秋观景图: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色。 落蕊扫街图:展现了秋天街道上落叶的景象。 秋蝉衰鸣图:通过秋蝉的鸣叫,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氛围。 闲话秋雨图:描述了人们在秋雨中闲聊的情景。 佳日硕果图:展示了秋天果实累...

故都的秋考点与解析

4、写作手法:对比反衬。通过对比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差异,突出故都的秋的独特魅力。5、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表现了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6、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厚情感和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 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

沁园春长沙与故都的秋 在角度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故都的秋》: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二、主要内容不同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

故都的秋说课稿

2、解题,这一环节采取问题讨论方式,通过解题初步感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包含着对故都的眷念之情,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苍凉感,蕴含着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秋”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

3.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