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养师父
1、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怎么去做
在寺院供僧是一种庄重且有意义的活动。选择合适的时间,如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参与者可以携带各种干鲜果品和素食点心前往寺院。这些供品将由居士信士交予寺院的师父们,他们将负责制作盂兰盆供,以此来超度过去七世的父母。在准备供品时,可以考虑选择新鲜的水果和干果,以及各种素食点心,这些都可以作为供养三宝的礼物。当您将这些供
2、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怎么去做?
既是供僧,就应去寺院做。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寺院举行盂兰盆会,居士信士带上各种干鲜果品、素食点心,去寺院供养三宝,超度过去七世父母。供品交结师父,师父会制做盂兰盆供。
3、7.15佛欢喜日
因此,七月十五叫做“僧自恣日”又叫“佛欢喜日”因为众僧经过“结夏”,又经过“自恣”,得道的得道,忏悔的忏悔,都具清净戒,所以佛很欢喜。七月十五为佛欢喜日。又称斋僧日。斋供僧人的专门日子。是日,在家居士以清净食物供养出家师父,会有不可思议功德。一年一次,万勿错过!一个馒头,一碗稀...
4、佛陀十大弟子目犍连
佛言:「当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时,以盆盛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大德众僧,蒙三宝威神之力及众僧功德力,可以超度七世父母及令现世父母增福增乐。」 盛百味饮食的盆名为盂兰盆。盂兰是印度文,中文译曰倒悬,指饿鬼之苦如人倒悬。惟有以百味饮食供僧才能解倒悬之苦。 佛制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众结夏安居...
供斋是什么意思
供斋,又名供僧法会。施主布施财物于寺中,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三途六道一切有情。受此供养者,以诵经礼佛回向护法龙天,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供斋是内地的说法用词,台湾等地也称为打斋,解释都是一样的,就是在家弟子出资或购买成素食蔬菜等供养一座寺院的出家众...
烧纸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后来在南北朝时,当时的皇帝梁武帝笃信佛法,由他倡议七月半这天举行盂兰盆斋,供养僧众,请其超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亲人。于是就有了盂兰盆节,这一天又被称之为“佛欢喜日”。 随着历史的演变,盂兰盆节后来在民间慢慢流变成了所谓的“鬼节”。比如烧纸钱和以荤食祭奠亡灵等,在佛典里根本不存在。所以也没有什么...
中元节话养生
那么阴历的七月15呢,它也叫鬼节,其实我跟大家说啊,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佛,欢喜日就是佛。过节了,然后呢就给鬼魂们放假了,那么佛教在七月15呢,还有一个特殊和殊胜的,这个法会叫盂兰盆法会,那么道教呢,它管这个节日呢,它叫中元节,所以叫法不同啊,但都是一个日子,那么所以它呢,也是咱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
皈依有哪些仪式,皈依后要注意什么
寺院办理皈依证一般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是佛教欢喜日(佛菩萨生日成道日等),时间一般是上午办理皈依,机缘成熟下午是受五戒的仪式(五戒一般在欢喜日举行),皈依和五戒可以同时授,也可以分开,看自己的根基和机缘了,据说古代是同时的,考虑到如今众生根基的原因,现在一般是分开举行仪式,自己...
法师做善法,弟子心欢喜,可以随喜师父吗?
在不违背佛法的基础上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所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我们居士、香客信众及对佛教感兴趣的群体,就是接受佛法并帮助僧人弘法利生的群体,是佛教的基础。僧人就是住持佛法的,居士则护持佛法。所以供养法师是必须的,随喜供养,多少不拘,真正如法正信的僧人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
为什么做佛事要给钱?
功德大小取决于内心的欢喜。不论做法事还是供养师父,只要生出欢喜心,功德都是最大的。此外,做佛事时一般要烧香,除了香能作为与佛沟通的桥梁外,还有净化身心、祛病疗疾、通窍开慧等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香达到这种效果的天然香少之又少,更可怕的是,大量的香中含有苯类、甲醛类等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