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过年风俗

离火2025-07-07 03:2995 阅读1 赞

1、澄海春节民俗450字数

十三、潮人过年吃蒜习俗 《澄海县志》有载:“除夕,吃大蒜。说‘吃蒜有钱藏’”。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除夕,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老少边吃边话吉祥,在家宴筵席上,大蒜是必不可缺的美蔬。潮语“蒜”与“算”谐音,此时,长辈率先下箸呼着儿孙道:“吃蒜,吃了有钱囥(‘藏’起来之意)。”潮家

澄海春节民俗450字数

2、澄海正月乡里有什么游神习俗

正月初五:溪南塘陇 正月初六:溪南下岱美,隆都前沟 正月初七:溪南上岱美,莲华梅陇、后埔、南塘 正月初八:莲华西埔 正月初九:隆都后沟、福洋,莲华杉洲 正月初十:隆都东山,盐鸿,鸿沟 正月十一:隆都大巷,外埔 正月十二:莲上南徽、南溪,溪南仙市,莲华下塘陇、溪西、雅道,樟林塘西 ...

澄海正月乡里有什么游神习俗

3、汕头人春节的习俗

二,潮剧潮乐表演 潮剧潮乐也是潮汕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三,猜灯谜 作为灯谜之乡,“澄海灯谜”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展示澄海灯谜艺术性和群众性,澄海区今年也继续举办“灯谜广场”活动。将传统灯谜带回潮汕人的生活中,既可以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让人们走近传统,感受传统...

汕头人春节的习俗

谁能告诉我5个民间风俗

百褶礼裙 在澄海县农村,昔年妇女流行一种百褶礼裙。它不是作日常穿戴用,而是用于上庙、出嫁、回娘家这些礼俗上。时至今天,还偶尔可碰见农村老婆娘上庙进香时,下体围着一领宽大的黑色或深蓝色的粗葛麻百褶裙;半夜里姑娘们出嫁路上也还有守旧制的穿着这种礼裙。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常见到有些老妇人或中年妇人...

红桃粿是潮汕人过年的时候吃的吗?

在濠江凤岗妈的祭祀活动中,也有个非常有名的“红桃粿求丁”风俗,红桃粿的出现,俨然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个代表符号。2、历史:潮汕粿品历史悠久,距今应该有500多年的历史。红桃粿因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红桃粿正反映祈福祈祷的愿望。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用...

潮州的春节习俗

2、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州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3、拜年。初一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4、...

小年广东人吃什么

15、盆菜,吃盆菜是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16、鼠壳粿,鼠曲粿(guǒ)也称茨壳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小食,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流行于潮安县、湘桥区、澄海市、饶平县一...

汕头的风俗习惯

4.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过去潮州的宗法习俗,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添丁。并且必须举行热闹非常的“上灯”活动。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家人就可以挑起一对大红灯挂在祠堂的灯架上,象征家中添了丁。在元宵灯节期间,每天晚上,抱着孩子到祠堂前接受乡下的祝贺。除了挂灯外,还要在祠堂...

立春有什么风俗?

立春习俗 一、打春牛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

潮州人过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十八,汕头月浦乡和澄海冠山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传统民俗活动———赛大猪。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各地摄影爱好者更是带来“长枪短炮”,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大猪和赛大猪盛况定格在镜头里。每次赛大猪时,都会请潮剧团在宗祠前搭台唱大戏,赛...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