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120字

离火2025-07-03 09:0537 阅读14 赞

1、端午节的由来120字

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化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故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另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形成龙舟竞赛。唐代文秀《端午》诗证实了这一点:“

端午节的由来120字

2、端午节的来历简写(120字)

一,纪念屈原说。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最早记载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的故事。人们为了驱赶蛟龙,每年这一天投入五色丝粽子。还传说,当地百姓在洞庭湖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后来演变成了龙舟竞赛。唐代文秀的《端午》诗也提到了这一纪念活动。二,迎涛神说。东汉的《...

3、端午节的来历简写(120字)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

端午节的来历简写(120字)

作文 端午节的历史 120字150字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

端午节的来历150字的

端午节的来历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

端午节的传说120字左右

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资料作文三年级120个字

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连忙跑去观看。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准备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

端午节资料作文三年级120个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

陕西端午节的习俗介绍120字

1. 悬钟馗像:端午节期间,江淮地区普遍挂钟馗画像,用以驱邪镇宅。传说唐明皇因疟疾梦见钟馗捉鬼,康复后令吴道子画成画像,端午时张贴以祛邪。2. 挂艾叶菖蒲:端午节,民间习惯以艾叶、菖蒲制作成艾人,悬于堂中,或剪成小虎佩戴,以僻邪驱瘴。还将菖蒲插于门楣,认为有驱魔祛鬼之神效。3. 赛龙舟...

屈原端午节的故事剧本【要有对话的】,急急急,谢谢,最好100到120字左右...

端午节这天,屈原漫步在江边,头发散乱,身形消瘦,吟诵着诗歌。一位渔父遇见他,好奇地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来到这里?”屈原回答:“如今世道浑浊,唯有我保持清澈;众人皆沉溺其中,唯独我清醒,因此遭受放逐。”渔父劝解道:“圣人能适应世俗而变化。世道虽浊,您为何不随波逐流?众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