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元宵节风俗来历简介

离火2025-07-06 13:1278 阅读20 赞

一、为什么?象山的元宵过14日。

象山石浦地区的元宵节习俗与众不同,人们在正月十四庆祝,这与象山丹城地区正月十五过元宵节的传统不同。石浦地区在“十四夜”举行庆祝活动,这一习俗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倭寇频繁侵扰我国沿海,造成严重破坏。戚继光被任命为参将,负责抵御倭寇。在他的领导下,一次正月的抗击倭寇战斗中,军队和民众联合起来取得了胜利。庆

二、象山元宵节习俗五十字

象山元宵节习俗 在象山旧时十四夜,乡间有放野火,烧田炊毛之习俗,是夜,在田头烧野草,开始上灯,丹城兴吃汤圆,石浦兴吃糊辣。明洪武17年,朝廷推行卫所制,设昌国卫(今舟山),洪武27年迁至今石浦昌国地区。传说,明代嘉靖年间,某年正月十四,戚继光的军队因为抗击倭寇,伙夫来不及做饭,就匆忙...

三、为什么?象山的元宵过14日。

从此每逢正月十四,家家户户都吃“糊粒”以示对戚继光抗倭的纪念。这种现象一直流传至今,已沿袭成为一种民间岁时节令习俗。石浦“十四夜”习俗源于明代,兴于清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古时,石浦“十四夜”,有八种类型活动并存。分别是:吃糊粒羹、请背箕姑娘、走十四(灯会)、挂灯(十三上灯,十...

为什么?象山的元宵过14日。

四、宁海的元宵节为什么是正月十四?

元宵节习俗传说:唐武德四年(621)十一月,唐将杜伏威战败李子通,七日,李子通投降,江南一带进入唐王朝版图,南北朝时的临海郡境域设置为台州,开国大将尉迟恭坐镇台州扩建城墙。一天晚上,尉迟恭在苦恼中入睡,梦中见一梅花鹿反复跳入其床上用蹄推其身体,恼火中醒来发现晨曦初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

宁海的元宵节为什么是正月十四?

象山的春节风俗

象山的春节风俗包括大扫除、准备年货、做年糕、祭祖、吃年夜饭、贴对联等,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仪式,如谢年、接财神、闹元宵等。春节前,象山人会进行大扫除,整理清洁环境,准备各种年货,如年糕、糯米团子、各种海鲜、菜蔬、水果和糖食等。这些食物不仅用于自家食用,也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的...

正月十四的风俗

象山正月十四闹元宵,有吃“糊辣羹”这一习俗。当天,小孩们自带碗筷,串街走巷,挨门挨户吃糊辣羹,说一声:“吃发财羹啦!”主人不分熟人或陌生人,每人一瓢。5、试花灯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

浙南的区域风俗

浙南地区有着一些特有的习俗。如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为“拦街福”,是温州的地方性传统节日。而台州中北部(临海、仙居、天台、三门)以及宁海、象山县丹城镇及其以南地区则在正月十四过元宵,这一带的人称元宵节为“十四夜”...

浙南的区域风俗

浙南地区有着一些特有的习俗。如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为“拦街福”,是温州的地方性传统节日。而台州中北部(临海、仙居、天台、三门)以及宁海、象山县丹城镇及其以南地区则在正月十四过元宵,这一带的人称元宵节为“十四夜”...

我们台州人十四晚上吃的那东西普通话叫什么。

关于台州元宵节俗的传说,笔者管见所及,就有十余种之多,孰正孰伪,莫衷一是。笔者愚见,窃以为应从流传的地域入手进行考证。因而,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台州各县市区除温岭、玉环两县市的闽南籍渔民后裔外,均以正月十四为元宵;宁波地区的宁海、象山两县也以正月十四为元宵。由于宁海县自晋太康元年(280)立县起,一直...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