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八月初三
1、麦煎麦煎
麦煎,一种深受莆田民间喜爱的特色小吃,亦称“菜饼”,在沿海地区广受欢迎,成为祭祀不可或缺的佳品。其主要原料是小麦或面粉,也可采用麦磨成粉,加入糖制成甜麦煎或面粉煎,口感香甜、细腻,尤其受孩子和老人喜爱。在早稻收成后,逢农历六月六日“土地公”生辰、八月初三“灶公”生辰等传统节日,农民们会将原料改为大米
2、谁知道莆田人的当地风俗习惯及其变迁?
接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聊天娱乐,俗称“ 守岁”。 做岁中,莆田还有几个特殊习俗,即年夜饭里不能有鱼(现在已不忌讳),年画中不能出现荷花,初一、初二两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贮备,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演戏,负债...
3、莆田的习俗是什么?
七月初七,人们炒糖豆、爆米花,寓意长寿。晚上,人们观看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文现象。中元节,人们祭拜祖先,制作“薄荷糕”、“金米果”和烧纸衣。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人们互赠月饼、板栗、白果等礼物,庆祝团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蒸九层米果,祈求吉祥。冬至节,人们搓圆子,粘贴在门框上,祝愿家庭幸福...
4、莆田的习俗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接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聊天娱乐,俗称“ 守岁”。 做岁中,莆田还有几个特殊习俗,即年夜饭里不能有鱼(现在已不忌讳),年画中不能出现荷花,初一、初二两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贮备,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演戏,负债...
5、麦煎的制作方法。
制法:1.预备面粉糊:a.将面粉,糖,盐和泡打粉一同筛入粉盘内,并在中央开一小孔。b.打匀鸡蛋,倒入小穴中,用木匙由中心向外搅打,使它与面粉拌匀。c.分次注入牛奶和牛油,搅打至糊状并以量杯盛载。2.在平底镬烧热少许油,倒入适量面粉糊,煎至金黄色后再反转煎另一面。3.继续煎余下的班戟,趁热...
拜灶王爷有什么讲究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
关于娶莆田女孩后的风俗/风气
莆田的女孩如果上大学后,与这女孩结婚后,是否有以后要负担女方家里(父母养老、弟弟盖房子等)所有的费用的习俗。(并非礼节人情性的按经济能力来负担,即有钱就... 是否有这样的风俗。莆田的女孩如果上大学后,与这女孩结婚后,是否有以后要负担女方家里(父母养老、弟弟盖房子等)所有的费用的习俗。(并非礼节人情性的...
莆田的民俗特色?
初一至初三,三天早晚放鞭炮,小孩穿上新衣服,跟随长辈出门(又叫“出行”)访亲拜友。新友赏给小孩熟红蛋(2或4粒)或花生、糖果类。民国时期互送“拜年片”。建国后,镇、乡、村干部组织民兵,学生向烈军属拜年。春节节前节后机关单位规定放假三天。 初六:相传为“禾米六”,“人口六”。建国前家家户户香烛放鞭...
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八月初三,在延平滞留五天。募得秀才陈雄飞等义士384人,编为第1营。 当天,派人前往江西建昌和浙东,劝说益王朱由本和方国安来附。 上《谏亲征疏》,劝阻隆武御驾亲征。 八月初五,作《与献汝书》,动员倪元璐子侄前来投军。 八月初七,抵建安,募得高天荣等义士384人,编为第2营。并进行第一次操演。 八月十八...